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愚石

并非大智若愚,只是有点执著;并非通天宝玉,只是不善变通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本人是上海市控江中学68届初中生,69年4月到黑龙江钢字304信箱(三师二十一团一营六连)。74年去哈尔滨读书、工作,95年返回上海。

【原创】拧大绳  

2012-04-01 13:16:23|  分类: 北大荒回忆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
绳索,在北大荒连队里既是用具又是工具,根据资料介绍,商周时期,从事手工行业的百工中,就有一种专职制作绳索的行当叫“索工”,可见绳索的制作历史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商周以远。

记得上中学时,我去农场劳动,学会了搓草绳,就是将两股稻草放在两手掌间一搓,使其缠拧到一起,不断地往上续草,可使之达到需要的长度,完了撩起裤腿,在大腿上来回轻轻搓动几下,消除内在的拧力,一根草绳就完成了。下乡劳动回来,就这点手艺,我在弟妹们面前好一阵演示、显摆。

来到北大荒以后,工作中看见长短粗细很多麻制的大绳,心想,这些大概都是机器制作的,靠人工用手搓,岂不是要忙到“猴年马月”?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器呢?是否会像一双巨手?

一次偶然的机会,在托儿所后面的篮球场上,看见二老陈领着副业排的一帮家属在那里拧大绳。现场就有那架“机器”,非常的原始和简陋,没有动力装置,全靠人工用手摇。所谓的“机器”其实是由两个齐腰高的铁木结构的架子组成,铁架上方都有一块厚厚的木板,甲铁架的木板中间有一个眼,一根手指粗细的钢筋从眼中穿过,前端弯成铁钩,后端揻成曲柄;乙铁架的木板上有四个间距相等的眼,穿过四根钢筋,前后端同样弯成铁钩、揻成曲柄。一块木板将四个铁钩的曲柄连在一起,形成一个连杆装置,摆动连杆可以同时摇动四根曲柄。大绳的长短,通过搬动架子改变两者之间的距离来调整。

拧大绳时,先将线麻挂在甲铁架的铁钩上,边摇动曲柄边往上续麻,这样拧成单股的麻绳毛坯,然后,就将单股的毛坯来回绕在甲乙两个铁架的铁钩上,要注意麻绳拧劲的方向要保持一致。甲铁架的铁钩曲柄先保持不动,摆动乙铁架的连杆装置,同时拧动几根单股的麻绳毛坯。一个纺锤形的木梭子,分为三道沟槽和四道沟槽两种,分别用于三股合一和四股合一的麻绳。一人手握梭子将其塞在几股麻绳毛坯之间,麻绳毛坯分别卧在沟槽中,乙铁架的人继续摇动“连杆”装置,甲铁架的人随着大绳的拧劲缓缓地摇动手柄,握梭子的人随着摇动慢慢移动梭子,让单股的麻绳从梭子的沟槽上滑过,在甲铁架人的摇动下,渐渐拧在一起,汇聚成一根大绳。拧大绳,也有先拧成稍细的麻绳,然后再聚合成更粗大的麻绳,那样拧制的大绳会更细腻结实。看着二老陈他们的劳动过程,感觉真是很奇妙,六连所用的大绳,几乎都是出自他们的手。那拧大绳的“机器”也是我所见过的最简陋、最原始的装备。

关于拧大绳的劳作过程,我后来在营部附近的一个连队也见过,不过那“机器”的结构与六连的稍有差别,乙铁架的部件结构基本相似,甲铁架的铁钩后部是个一个方向盘式的东西,另外有个辘轳似的物件,用来缠绕麻绳毛坯。看来,这拧大绳的“机器”并没有统一的标准,至少在以手工作业为主、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农村地区是这样。

拧大绳的“机器”尽管非常的原始和简陋,这也是劳动者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创造出来的,是劳动者与天奋斗的智慧结晶。只是,不知其中经过了多少次的改造和变换,也不知当初中国先民拧大绳,所使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装置,想必也非常的奇妙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55)| 评论(1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