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愚石

并非大智若愚,只是有点执著;并非通天宝玉,只是不善变通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本人是上海市控江中学68届初中生,69年4月到黑龙江钢字304信箱(三师二十一团一营六连)。74年去哈尔滨读书、工作,95年返回上海。

【原创】“归零”的反省  

2013-11-18 15:36:56|  分类: 随感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        “归零”,这个词,最早的印象应该是在上小学时留下的。那时,电子计算器还没有普及,算盘是传统的运算工具。大概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课程里多了一堂珠算课。讲课的是位年轻的女教师,姓马,身材中等略矮偏瘦,眉清目秀,两根长辫搭在肩上,朴素简约,外表不留修饰的痕迹,为人和善耐心,有着数学老师常有的那种缜密和精细。上课时,黑板前挂一架大算盘,老师戴副浅色套袖,一边口里背诵着珠算口诀,一边则用手拨动算珠。同学们有时跟着一起背诵,有时则边背诵、边用手拨动身前课桌上的算盘。每演算完一题,老师会大声地提醒:“清档归零”。课堂里随之响起一片噼里啪啦声,然后,开始下一题的演算。虽然,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,但此情景,仿佛犹在眼前,老师那句清晰响亮的提醒,依旧萦回于耳边。伴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,其内涵也日益丰富,今非昔比。

“归零”,就是将过去画上一个句号,意味着旧的过程结束,新的过程开始。静心想来,生活中类似这样的节点其实不胜枚举,俯拾皆是。如:计划的结束、工作的完成、岗位的升迁、单位的调动,遭遇挫折、取得成绩、受到关注、遭到冷遇、面临退休,等等。均可以成为人生变化转折的关节点。此时,当事者如能客观冷静地坦然面对,平心静气地进行梳理,或许此关节点就可能成为人生的一个新起点。这里需要的就是一种将过去“归零”,一切从头开始的勇气和意识。

 人生常有春风得意时,事业取得成功,工作有了成绩,表彰、赞美、祝贺、荣誉,纷至沓来,这是人们对你的付出及成就取得的赞许和认可,情绪兴奋是顺理成章的事。但这种兴奋应适可而止,不能因此而忘乎所以。原因一,这只是对以往努力的肯定,可能它还有待完善,今后如何尚且未知;原因二,你的成功中很可能还包含有别人的协作和配合,或者是基于前人的发明与创造。所以,不能一叶障目,以眼前的成绩,将别人的努力和成绩以及自己继续改进的机会,一股脑儿全部屏蔽。保持低调,摆正位子,及时“归零”,不失是种睿智的表现。“走麦城”最易发生在“过五关斩六将”的辉煌之后,这是古已有之的告诫。

 人生也常有纠结失意时,工作出错了、努力失败了,背后少不了会有人议论;或者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,你的阅历、知识和能力,人家不了解甚至不认可,此种境遇,确实很令人尴尬难堪。有人因此会絮絮叨叨,有人由此会萌生抱怨,所谓“没有功劳还有苦劳”、所谓“想当初,我如何……”是此境况下最常听见的话语。此时如能保持冷静,及时将过去“归零”,放眼未来,从头再来,无疑是个聪明的选择。分析失败的原因,坦诚与人沟通,或许会从失败中得到启发,从沟通中重新描绘出一片绚丽的蓝天。不能从失败中得到启发,才是真正的失败,不知进行沟通和交流,才是真正的陌生。

 得意和失意,是人生道路上的波峰与浪谷,通常在更多的情况下,人们的生活还是处于一种和风细雨、风平浪静之中。此时,虽然波澜不惊,但是,事物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,只是这种变化表现得悄无声息,不容易为人察觉而已。人如果能够在自觉的意识下,主动保持经常性的自我清理、归纳、总结、更新,选择恰当的时机,及时“归零”,重新开始,这对于开宽视野,接受新知识、新理念,应该是很有帮助、很有必要的,也有利于开拓进取,推陈出新,也才会有所发现,有所发明,有所创造,有所前进。

 “归零”,是一种人生的自我修养,无须大肆张扬,需要的只是一种沉着冷静,客观求实的自我反省,借此获得心灵的升华;“归零”,是自我情操的陶冶,要保持气定神闲,处乱不惊的坦然,遵循循序渐进、否定之否定的哲理;“归零”不是将过去简单地抛弃,而是将以往的成功与失败,经过总结清理,使之更具条理性,成为今后人生的借鉴;“归零”不是看破红尘式的大彻大悟,甚至破罐破摔,而是,人生道路上阶段性的休整,是准备向更高更远继续飞跃时的轻装待发。

 奉守“归零”的意识,让自己的人生不断趋向于成熟、趋向于完美、趋近于真理,可惜直到已过了花甲之年,笔者才略有所悟,祈盼余生尚有机会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11)| 评论(1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